摘要: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康养建筑(如养老院、老年公寓、康复中心、护理院等)的暖通空调设计具有其特殊性,首先要考虑使用者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以及医疗护理功能,合理确定室内设计参数;其次要注重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再次空调设备荷载对原结构的影响;再其次合理确定排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理念是营造安全、健康、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
关键词:康养室内设计参数健康舒适排烟
1 引言
康养建筑是指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为目标,通过建筑设计、环境规划、服务配套等多方面的综合手段,打造具有康复、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建筑空间。
康养建筑类型及特点:养老型康养建筑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提供居住、医疗、康复、娱乐等服务,注重无障碍设计、医疗配套和人文关怀。度假型康养建筑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功能,结合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服务,注重景观设计和文化体验。医疗型康养建筑以医疗康复为主要功能,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综合型康养建筑集养老、度假、医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配套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五章要求: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强化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养老。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支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更好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
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康养建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2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市老年养护院项目。项目创新采用“康养服务+城市更新”模式,在零新增建设用地前提下,高效盘活原市妇幼保健院旧址存量资源。通过对占地逾2.1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约4.2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实施系统性改造升级,实现城市存量资源活化与核心功能提升的双赢典范。项目改造建成后,将设置养老床位近600张,向社会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失能失智照护、护理及培训、老年大学、老年助餐等为老服务。
项目深度构建“医、康、养、护、食、娱”六维协同服务体系,科学规划活力公寓、专业护理院、旅居酒店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核心功能载体。通过首创性推动“五位一体”融合模式,即产业与事业、医疗与养护、机构-居家-社区、文旅与康养、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层次联动,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服务生态闭环,重塑城市健康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