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绿色”空调的设计措施
绿色建筑的实施不是几个独立部分的局部最优的简单组合,它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之后的一个全局最优组合。
1.建筑能耗中包括了空调、采暖、照明、办公设备,不同的建筑形式、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因素都会造成各部分能耗的不同,影响到总能耗。因此,全年能耗分析计算软件应运而生,它可以指导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
2.在新的设计项目中,禁止使用CFCs和Halos产品,减少使用CFCs制冷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石棉类保温材料,要选择可回收利用的管材以及保温材料,并且重复使用空调系统中的材料,包括保温材料、管道、密封材料、胶粘剂、油漆涂料等,做到选择绿色材料以及回收再利用。舍近求远选择境外的一些“新材料”是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就地取材,不仅可以减少材料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降低产品成本,减轻建筑业主负担。
3.绿色建筑必须满足最低能源消耗的标准,并节约使用能源和自然资源。LEED标准要求在最低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围护结构,热水供应系统,照明等)的基准上再节能l0%~60%,节约的能耗越多,获得LEED分值越高。优化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热水供暖、地源热泵,高温太阳能、地热、生物沼气等),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产品。
4.控制系统不但要满足节能目的,还要能使每个住户可以做到高水平地控制热工、通风和照明系统,以保证住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环境舒适。
5.要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不仅室内空气要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还应禁止在建筑内吸烟,并增设二氧化碳检测系统,应用置换通风、自然通风等手段来提高通风换气效率,以防止气流短路。
为了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加强用能系统和节能设备的研究。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节能设备的研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此为动力,设备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可以推动节能设备的发展。对用能系统的研究来说,由于它属于基础研究的范围,使得研究的相对难度较大,而且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色,这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如果没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使得在用能系统方面的研究受到制约。
2.其次要通过政策法规,调动有关各方面的积极性。由于建筑的节能法规和管理的体制并不够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力度不够,经济激励政策制度也不能落实,对于设计者和建筑开发人员来说,绿色节能建筑就是要牺牲一定的经济为代价,因此目前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并不高。实践证明,建筑节能不可能自发的开展,它必须由政府做主导,来推进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建设,并明确规定出相关激励政策。综上所述,要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就必须从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出发,将建筑节能项目纳入建设程序中,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努力探索合同能源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建筑的节能工作,并充分体现绿色节能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是刻不容缓。

总结: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现代建筑的发展为暖通空调技术的更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闻。空调暖通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生扎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