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第十届上海空气展

国产电机系统将打破节能壁垒

   2011-11-11 电气中国13640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50条政策措施,并确定了“十二五”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国降低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16%和17%,此项标准也作为约束性指标被写入规划。

  作为基础动能行业的电机行业,其承担的节能减排方面的任务是相当重大的,随着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的出台,高效电机市场也逐渐被业界看好,但仅仅靠高效电机的发展和应用就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

  我们需要的是显着的减少整条电机生产链上各流程产生的所有排放。

  耗能严重

  金属原材料是电机生产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其需求量的大幅攀升势必带来巨大的能耗,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在主要高耗能产品中,钢铁、有色金属产量稳定增长,这些产业的用电量大幅攀升。

  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业能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目前平均每吨金属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存在。从不同产品看,国内电解铝平均电耗比国际水平高2%;铜闪速炉冶炼平均能耗比国际水平高20%;窑闭鼓风炉锌冶炼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3.4%;铅冶炼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84.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国内电解铝直流电耗每吨13506千瓦时,氧化铝综合能耗为每吨0.894吨标煤,铜闪速炉冶炼平均能耗为0.606吨标煤,粗铜平均电耗为每吨823千瓦时。

  除了产品原材料环节的高耗能,国产电机在技术升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导致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耗能严重:

  1. 电机系统节能控制技术落后,系统运行效率低。

  系统匹配不合理,“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设备长期低负荷运行;电机系统控制把满足工艺需求作为惟一目标,系统调节方式落后,大部分风机、泵类采用机械节流方式调节,系统运行效率低。

  我国电机系统能效检测技术、系统节能减排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节能控制技术、与负载匹配的专用电机和专用控制装置的匹配集成技术、节能效果和性价比达到最佳匹配的系统节能技术等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

      2. 电机控制专职水平相对落后。

  电机传动调速机系统控制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电机控制装置主要为满足工艺要求进行控制,缺少专用的电机系统节能控制装置,且采用变流调剂装置的电极系统仍为少数,不到总量的10%。

  3. 与系统匹配的专用电机的研发、生产刚刚起步。

  目前国内电机的专用化率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我国电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产品品种的发展不够重视,快速响应市场的开发能力较弱,以致在许多场合以普通电机来代替专用电机来运行。

  受初级材料的高耗能、技术方面的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得电机从制造到运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占全国用电总量60%和工业用电量80%的电机,成为目前我国耗电最高的产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