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第十届上海空气展

北京太阳能应用喜忧参半

   2006-07-12 10910
核心提示: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第一个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城市;第一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第一个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城市;第一个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的城市;第一个成立太阳能研究所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太阳能热水器在全国各地的普及与应用,北京市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开始进入相对停滞期。2000年以后,北京市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开始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制约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在,抓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机遇发展太阳能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十年打造多项全国第一
    
     提起北京市太阳能热水器的历史,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和北京市再生能源协会的罗运俊一样,都显得非常兴奋。
    
     中年以上的人都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期,电热水器还没有普及,遍布大街小巷的理发馆、公共浴池、小旅馆使用的都是小锅炉,至少是一家一个。“烧锅炉,人力、物力都是消耗,还污染空气。”
    
     北京市第二服务局为了治理空气污染,首次在城区的理发馆、公共浴池、小旅馆里开展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整个城区的应用面积达到几千平方米,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还没有了烧煤带来的空气污染,效果非常好。几乎同时,北京市科委与第二服务局还在大兴区的浴池与农户家中开展了试点,试点的成功得到了相关各部门的肯定。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1997年北京市科委投资5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北京市太阳能利用实验厂”,从此结束了手工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历史。1998年北京市太阳能利用实验厂正式投产,截至1982年,全国6成以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都出自于该厂。
    
     1986年,北京市太阳能利用实验厂投资从加拿大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太阳能生产线,加工生产钢铝复合太阳能集热器。这为日后北京市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国普及太阳能生产线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1979年北京市成立了第一家太阳能研究所,研究所集结了一批有志于开发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人员。“那个时期,出了很多成果。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太阳能研究所对国内太阳能研究所进行了一次综合评比,在考察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成果转化、市场化率、利润程度等多项指标之后,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综合排名第一。”虽然那次排名最终没有公布,但是却给孟宪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阳能利用样板已经建成
    
     太阳能能否提供取暖、制冷?未来的家庭能耗能否全部由太阳能自给自足?在“中国太阳能第一楼”运行1半年后,记者走进了这幢四层高、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大楼。
    
     远远看去,“第一楼”的外观与传统建筑没什么区别,大楼南向的上、下每一层窗户之间都安装了整齐划一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有点像遮阳伞,但是没有遮阳伞的弧度和长度,给人一种被特别装饰的感觉。楼内宜人的温度、辉煌的灯光以及24小时的热水全部是由密布楼顶的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和酷似遮阳伞的太阳能光伏板提供的。
    
     据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李仲明博士介绍“中国太阳能第一楼”是2008北京绿色奥运的重点示范工程,2008北京奥运村部分场馆会所的能耗供给将采用太阳能系统。经过1年半的试运行,整个太阳能系统成功地经受住了一年四季的考验,冬季的室内实测温度达22摄氏度以上,所有工作系统均正常运作。目前楼内及大院内的能耗全部由太阳能系统自给,包括空调系统、供电系统、供暖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等。
    
     以太阳能第一楼为例,光热系统的全部投入是190多万元人民币,4-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光热系统的使用寿命至少是15年;光电系统的投入较大,收回成本大约需要6-8年,而其使用期限最少是20年。从长期看,其使用成本较化石能源要低廉一倍以上。
    
     市科委可持续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的太阳能应用工程,有桑普太阳能楼、天普太阳能楼、玻璃台住宅、太阳能游船、蟹岛路灯等。北京市的太阳能利用目标是高起点,高科技。”
    
     太阳能热水器遭遇发展瓶颈
    
     北京市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已经从多项全国第一落后,再现北京市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当年的辉煌,是北京太阳能热水器整个行业的期盼。然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今天的北京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正在遭遇四大发展瓶颈。
    
     谈到制约北京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的原因,罗运俊与孟宪淦表示了同样的看法。
    
     “几年来,北京在电力、水源、燃汽等能源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由此养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与税收政策倾斜;在建筑规划设计环节上缺少使用再生能源太阳能的规范和标准;与之相关的协会组织比较多,社会各层设置的太阳能协会没有目标性的管理指标,相互的分工不明确。北京市各个区县应用太阳能的现状与困难没有相应的统计与调查,没有发挥应该具备的信息反馈渠道作用,其中部分协会比较浮躁。”
    
     专家给太阳能算账
    
     按照北京市目前有1200万人口,300万个家庭,比较低的标准计算,每天每户供应60℃热水100升,总共需要13.5×109Kcal热量。解决途径:
    
     电热水器:每户2KW,全市需要6×106KW,相当于3个长江三峡一期工程总容量。
    
     燃气热水器:每户月耗燃气约30立方米,全市每年需要10.8亿立方米天然气,花费约19.4亿元。以上都需要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太阳能无需开采、运输,无运行费用,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对于保护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在北京地区应用的太阳热水器主要有平板式热水器、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热管式真空管热水器三种,热水器设计寿命15年,光热转换效率多为50%左右。从这三种热水器的特点中可以看出,热管式真空管热水器价格最高,性能最好,适合在集中供应热水的系统中使用。
    
     太阳热水器不仅适用于别墅、或单独的居民用户,而且适用于集中供应热水的系统。但由于太阳热水器的安装需要一定的面积,以及太阳辐射的特点,不宜在安装面积小、用户多的塔式高层建筑使用,但可以在多层住宅中使用。平板式 全玻璃真空管式 热管式真空管式

     价格约1000元/户,价格便宜,但环境温度低于零下10℃后则无法使用,适合黄河以南地区使用,系统能够承压。出水温度40℃-70℃。 价格约1500元/户,真空管内走水,太阳直射时不能上水,易炸裂,寒冷天气仍存在冻坏可能,系统不能承压。出水温度40℃-70℃。 价格约2000元/平方米,热管传热,管内不走水,不结垢,不炸管,系统承压,安装有辅助电加热设备,操作简单。出水温度40℃-98℃。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