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十五五”对暖通行业有何趋势机遇

   日期:2025-11-05     浏览:2601    评论:0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十五五规划不仅仅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暖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十五五”提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重点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6G等前沿领域;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置于科技创新之前,强调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数字科技、空间经济及生物科技。
机遇解读:对暖通行业而言,科技自立与产业现代化意味着核心机遇。其中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不仅是暖通产品的升级,更是服务模式从“卖设备”向“卖服务+解决方案”的转型,价值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另外,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为暖通行业的发展空调注入动能。
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
针对房地产调整导致的需求不足,“十五五”提出“民生与促消费结合、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结合”,重点解决“看病难、住房难”,提升社保覆盖与公共服务均衡性,降低教育、医疗成本以释放消费潜力。预计2026年消费补贴力度将加大,重点支持新消费领域,包括首店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地方文旅等。
机遇解读:可以看到,以上规划成为暖通行业存量市场竞争中的新增长点。
传统房地产驱动的增量市场放缓已成定局,但规划提出的“民生”与“新消费” 领域,正为暖通行业开辟出广阔的细分市场。
· 银发经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对室内环境有特殊要求,催生了对于恒温恒湿、新风净化等适老化暖通产品的需求。
· 地方文旅与冰雪经济:特色民宿、星级酒店、室内滑雪场、冰雪乐园等文旅设施的建设,对高效、可靠且能营造特殊环境的暖通系统依赖极深。
· 公共服务均衡化:为解决“看病难、住房难”,国家将加大对基层医疗、保障性住房、学校等领域的投入。这将对医院洁净空调、PCR实验室通风、学校教室新风系统以及保障房配套空调的持续性需求。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2035年风电光伏总装机达36亿千瓦(2020年的6倍),“十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不低于120GW(海上风电15GW),光伏重点解决消纳问题,2026年起产业链盈利有望修复。电网投资预计达4万亿元,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为重点;储能需求爆发,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180GW,液冷、硅光等技术加速渗透。
机遇解读:绿色转型是“十五五”期间最确定的宏观趋势。随着风电、光伏装机量激增,电力来源将越来越绿色化。这为高效热泵技术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供热(如燃气锅炉)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和政策支撑。无论是北方清洁取暖改造,还是在南方的分户采暖市场,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都将迎来发展机遇。
TMT与数字经济:
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下,6G在“十五五”期间从标准化迈向商业化,物联网、车联网应用落地加速,光模块、卫星通信等环节受益于全球AI算力需求。
机遇解读:数字经济的深化,为暖通行业的智能化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和新的应用场景。
AI与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意味着服务于这些数据中心的精密空调与液冷系统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随着AI算力密度不断提升,对散热效率的要求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推动了从传统风冷向液冷等更先进冷却技术的迭代,为具备相关技术储备的暖通企业带来了高附加值订单。
同时,6G与物联网技术的演进,将使暖通设备的连接更稳定、延迟更低、数据量更大。这使得构建跨区域、海量设备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成为可能。未来的楼宇暖通系统,将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是智慧城市能源网络中的一个智能化节点,实时响应电网调度、天气变化和用户习惯,实现全社会层面的能源优化。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落地实施,将为暖通行业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在科技创新、内需扩张、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的多重驱动下,各行业正加速迈向技术自主化、产品绿色化、服务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需紧抓政策机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在产品研发、场景拓展与模式创新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