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双碳”目标下,新风系统如何成为近零能耗建筑的“心脏”?

   日期:2025-11-05     浏览:2752    评论:0    
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双碳”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建筑领域无疑站在了舞台中央。
一、建筑行业:减碳主战场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48.3%。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占比超过20%。
这意味着,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不仅关乎国家"双碳"目标能否实现,更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如何在保障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建筑节能降碳,成为行业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二、政策体系完善,绿色建筑成为行业新常态
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
• 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
• 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
• 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
强制性规范推动标准落地《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该规范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首部全文强制执行的建筑节能降碳国家标准,涵盖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各用能系统。规范的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该标准于2019年9月发布实施,首次界定了我国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等相关概念,明确了室内环境参数和建筑能耗指标的约束性控制要求。
地方政策激励措施持续加码
各地纷纷出台针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激励政策,通过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等措施,推动绿色建筑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应用。
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正在从鼓励性措施向规范化要求转变,从少数示范项目向全面推广普及发展,逐步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常态。
三、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路径的核心突破
在"双碳"目标下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成为绿色建筑技术演进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
根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
核心特征:
• 能耗大幅降低:相比国家节能设计标准降低50%以上
• 环境品质提升: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达到更高标准
• 技术系统集成:被动式设计+高效设备+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应用
近零能耗建筑在超低能耗建筑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性能要求,并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总能耗接近零,代表了当前绿色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