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备网
诚敬信息技术

装修后居室内材料污染对人体危害和防护方法

   日期:2020-01-02     浏览:14909    评论:0    
 许多室内空气污染物都是刺激性气体,比如说二氧化硫、甲醛和苯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眼、鼻、咽喉以及皮肤,引起流泪、咳嗽、喷嚏等症状。如果长期在污染的空气中生活,还会引起呼吸功能下降、呼吸道症状加重,有的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咽癌等患病率也会有所增加。一些常见的病毒、细菌引起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也都会借助空气在室内传播。

 

一、装修污染源

装修和建筑污染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人类健康报告把室内空气污染作为十大杀手之一。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房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室内污染,新装修的房子各种污染物质超标的情况比较普遍。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生平均超过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这个比例在城市高达80%~90%。因而室内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居室设施的现代化和精装修热潮的兴起,品种繁多、功能各异的装修材料如雨后春笋进入家家户户,各种装修材料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导致的居室空气污染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 大众对装修后居室内空气污染了解状况调查显示:有近50%的人对居室内朝夕相处的家具、生活用品及装饰材料所缓慢释放出的有毒气体产生的危害了解和重视不够。由于居室内环境污染标准及污染危害宣传不够,消费者盲目装修造成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许多人环保意识淡薄,只在追求时尚、豪华、舒适的装修效果,从而忽略了与生命健康休戚相关的一件大事:室内空气质量!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装修污染,甲醛是什么东西。调查还发现,装修户对环保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2 、装修后居室内空气污染及危害分析建设和环保部门进行的室内装饰材料抽查发现,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专家研究表明,在装修后的居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甲醛、苯和甲苯、氡、氨、氯乙烯和苯乙烯等。

2.1 甲醛甲醛又称蚁醛,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是由室内装修材料及家具挥发产生的。其主要来源于各种人造板材(胶合板、刨花板、夹心板等)、粘合剂、油漆涂料、地板胶、塑料贴面、合成纤维、书籍、壁纸等,尤以人造板释放甲醛为甚。人造板主要是用脲醛树脂作为其粘合剂,脲醛树脂是一种由尿素和甲醛缩聚而成的氨基树脂胶粘剂。各种人造板的生产过程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游离甲醛,它会长时间缓慢释放甲醛气体,时间可长达数十年。在温度、湿度较高时脲醛树脂会加快水解,短时间内释放出更多的甲醛以污染环境。因此,室内装修时,新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以及能大量释放甲醛的建筑材料纷纷进入室内,均不可避免地有甲醛释放污染室内空气。此外,还有一些日用生活品,如化纤纺织品、化妆品、书籍等,其中有某些物质也可能含有甲醛。 甲醛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发鼻癌。甲醛还可通过皮肤吸收产生致敏现象,并造成局部皮肤组织溃烂。

 

2.2 苯和甲苯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人们通常所说的“苯”污染,实际上是指笨及同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和甲苯主要来自于室内装修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有机溶剂,如油漆、涂料、捻缝胶、粘合剂;装修过程中的装饰材料,如壁纸、地板革、地毯、化纤窗帘等。某些油漆和粘合剂中甲苯含量可达30%以上,而装修中几乎少不了大面积的油漆、粘贴和涂饰。因此,以甲苯为代表的“三苯”污染物也是现代装饰的主要污染源。苯是一种致癌物质,它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被吸收,通过皮肤的速度为0.4mg/cm2h,苯浓度在26mg/m3~52mg/m3,3个月后可使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接触苯,还会引发各种皮炎、皮疹、皮肤粘膜出现出血倾向,甚至导致白血病。甲苯的毒性比苯要小,由于它是脂溶性物质,可以直接扩散,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它在脑中的半衰期比其他器官长,这与甲苯引起的神经毒性有关。二甲苯的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毒性较苯为弱。

 2.3 氯乙烯和苯乙烯氯乙烯通常残留于以聚氯乙烯为基质的聚合物材料,如地板涂层、聚氯乙烯(PVC)板、保温材料、塑料地板革等塑胶装饰材料中,通常在常温18℃~22℃时有挥发性成分排出;而苯乙烯则可能在某些含增塑剂的塑料制品中残留,部分油漆或涂料中也含有少量的苯乙烯溶剂。这两种污染物在现代装饰材料中不是十分普遍,因此其污染影响也不如甲醛、苯、甲苯那么显著。苯乙烯的毒性作用类似苯,但刺激作用比苯强,氯乙烯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交感神经多发性神经炎和脑组织紊乱。 美国环保局已鉴定出350种以芳香烃类和脂肪烃类为主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不同装饰材料因含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的不同,污染期也不尽相同。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刺激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及神经行为异常,病理研究发现受检者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细胞成分发生变化,白蛋白含量增高,鼻咽部充血,存在大量炎症细胞。动物试验表明有潜在的致突变、致畸、致癌性。


 2.4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及其子体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美、日、法、德、丹麦、瑞士等国都有关于室内氡污染的报道,氡是人一生所接触的主要辐射来源,人所受天然辐射的年有效剂量的40%来自于氡及其子体。

 2.5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另外,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氨对眼、喉、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轻者引发充血、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炎、皮炎,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高含量氨甚至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2.6 其他装修材料还会缓慢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其他化学物质。例如,天然石料和陶瓷制品可析出氟化物、硫化物和铅、镍、铬、钴等金属物质,这些析出物可以通过污染饮食、接触皮肤或形成气溶胶而进入人体。常用的油漆、涂料、塑料等都含有铅。我国一项对11个市托幼机构1101名2~6岁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装修家庭中的儿童血铅水平显著升高,以油漆墙面及铺装塑料地板的家庭最为明显。

二、改善防范方法

1、居室空气污染的防治目前,居室空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有预防和治理两大类方法。预防性质的方法:选择优质、环保材料,尤其是选用经过环保认证的产品;治理性质的方法:通风换气是治理居室空气污染的最佳方法之一,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和新风系统装置也可以减少居室空气污染。利用居室绿化植物如芦荟、雏菊、万年青等也可以减少居室空气污染。

 2、预防居民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采取简单装修,尽量减少用材,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避免采用吊顶、造灯池、加高地面等缩小空间体积的装修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实用空间,便于通风。装修最好选择在春、秋多风季节进行,以利于污染物的排放。装修后开窗通风1~3个月,最好3个月以上再迁居。减轻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通风。 白天每两小时通风换气一次,每次15min以上。在装修不久的新房居住,夜间也应注意适当通风换气。

3、治理①应对居室空气进行检测,确定污染程度和主要的有害成分。根据有害气体超标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集中治理。②对于以后缓慢释放的有害气体,还要利用长效空气杀菌剂进行吸附、氧化处理,最大限度地把有害气体消灭在刚释放状态,从而达到长期净化空气的目的。近年来,在防治技术中还有一些更为新型的技术,比如活性炭纤维吸附、光催化净化、非平衡等离子空气净化、光催化与活性炭复合净化、光催化与非平衡等离子复合净化等,但成本较高。在居室空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尽量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尽量选择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防治。

4、 植物植物和水果一样会呼吸,尤其是在有照明的情况下,如在大约10m2的房间内,一盆吊兰可杀死80%的有害物质,吸收86%的甲醛;一盆常春藤能消灭90%的苯;一盆虎尾兰可吸收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龙舌兰可消灭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芦荟在24h照明的条件下,可以消灭1m3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月季则能较多地吸收氯化氢、硫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 

三、国家发布指导规则

居室内空气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使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国家新发布了《十种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及《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标准。减少居室内空气污染,要以“预防为本,综合防治”为原则,要从室内污染的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各种室内建筑、装饰、用具等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尽量减少污染的来源;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传统和新兴的污染防治技术,降低居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空气霾污染天气的健康防护需求,从知识传播、信念培养和防护技能等方面,给出公众综合健康防护对策和建议。适用对象为公众个体等。适用区域为室外环境,居家室内环境,公共场所、学校、办公室等其它室内场所环境。室内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应当根据空气污染程度适时通风换气,并补充过滤去除细颗粒物的新风。幼儿园、中小学校、办公室、室内健身场所等室内场所,建议配置空气净化器,尽量降低PM2.5浓度;有条件时,可采用新风装置引入新鲜空气,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同时强调,公众个体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切实加强自我健康防护,学习防霾知识,掌握防霾技能,正确使用防霾工具,减少自身暴露,维护自身健康。另外,公众个体作为霾污染排放的相关人,要从自我做起,积极参与室外大气质量改善行动,特别是霾污染严重时,自身要减少空气霾污染的源头排放,尽量少烧煤、少开车、不烧烤等行为,坚持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防护,当前,我国不同地区PM2.5的来源与构成有所不同,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农村秸秆燃烧、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此外,露天烧烤、食物烹饪以及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也会造成空气中PM2.5的积聚。室内PM2.5除来源于室外空气污染外,室内吸烟、食物烹饪也可使室内PM2.5浓度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长期持续的重污染天气可增加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重污染天气也可影响人的情绪。建议指出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可减轻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有利于降低室内PM2.5的浓度。正确使用新风净化系统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                                                                                                                                                                     部分内容来自互网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