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备网
诚敬信息技术

浅谈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重要性

   日期:2005-12-23     来源:互联网    浏览:1451    评论:0    
核心提示:       我国的绿色建筑目前还处于一个“喊”的阶段     至今为止,国内大多数开发单位对绿色
 
 
     我国的绿色建筑目前还处于一个“喊”的阶段
  
  至今为止,国内大多数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而且在技术储备方面也不足,市场上拥有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单位比较少。目前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大部分是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开始的,仅有少数的企业做了一些实验,但是不全面。绿色建筑并非绿色加上建筑,而是很多学科的集成化合作,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配合,它不仅仅是一个绿色小区,一个示范建筑体,它的内涵非常大。
  
  追溯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政策的推动作用巨大。对此我们也要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和加大在民间的普及,只有政府给予诸多鼓励性和引导性政策,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色建筑是一个目标,一个发展方向,其具体的概念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平衡建筑环境的性能及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在该前提下创建的建筑空间能够使人们可高效、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绿色建筑的概念,国内也没有统一的看法。就现状而言,绿色建筑是一个多专业集成的概念。
  
  最近,我们常常提到“四节”。对单体建筑来说,“节地”相对其它“三节”可发挥的空间要小些。对于节地,可能在村镇的规划方面更有意义,可以在村镇、城乡结合带修建大量低密度的建筑。对于城市建筑群,节地主要体现在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对室内空间的划分,避免公共空间的浪费,以及体现在住宅户型面积标准的控制上。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节地”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容积率只有上限没有下限。对“四节”中的节能问题,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除此之外,中国目前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质量也需要重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较大的。我们曾经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评估过几十个建筑项目,发现不仅在“四节”方面差异很多,就是在建筑环境质量方面的差别也非常大。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用四节来代替不够,可能还需要一个二维(就是用建筑环境负荷L与所取得的建筑环境品质Q的比值)这样的建筑生态效益来评价,这曾经在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里面提出过,这样更有利于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对政府和末端用户来说,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来说,除了观念之外,还有一个技术问题。但观念是第一位的。比如政府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政策研究时,如果对国际上现行的绿色建筑观念不了解,那么制定的政策可能就不够全面;设计者、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技术内涵理解不够,在实施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出台的绿色建筑规范或标准缺少实施的技术导则和成熟的经验指导,那么这就是技术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说绿色建筑的推广是技术问题还是观念问题,关键是看人们所处的层次和角色。如果人们体会不到绿色建筑的优点,又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那么绿色建筑推广就会困难重重。
  
  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前景很广阔,但关键还是要看政府和用户观念的转换(这里的用户不仅仅指普通买房的老百姓,因为目前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用户的范围要广泛一些。)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约束,从设计初期开始,这样厂家、相关的技术服务机构等就会相应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推动绿色建筑很有利。
  
  我国与国外绿色建筑在技术方面并不存在很大差距

  
  事实上,中国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和国外并不存在差距,而且一些单位的技术毫不逊色于国外。最大差别就是国情不同(国内大部分是高密度的建筑形式,国外以低密度的建筑形式为主;在能源结构上也不同),所以学习国外绿色建筑主要是学习他们理念的推广,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或翻译。另外,发展技术要结合项目实际,建筑业对技术的反应始终是延缓的,尤其是国内的科技力量对建筑行业的贡献率要比其他行业低20%左右。原因何在?可能需要研究并通过政府及相关单位采取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现在,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需要重点发展适合国情的关键性技术、材料、部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节能:模拟优化设计技术,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技术产品,包括可变的围护结构,高性能的外窗、型材、玻璃等,自然通风器,智能可调的幕墙,新风热回收等。
  
  系统节能:空调制冷设备,溶液式除湿机组,楼宇式热电冷三联供,各种(水源、地源、污水)热泵,末端装置如辐射空调、工位空调等。
  
  国家科技发展的规划,应该针对建筑节能领域的关键问题设专题解决,除了以上关键之外,还应包括政策标准等软科学,以及模拟软件、智能控制系统开发、能耗数据统计平台、示范工程等。
  
  在外墙(实墙)围护结构方面,目前保温技术不是主要问题,而构造的问题可能更突出些,例如高层、超高层的外保温构造以及与面砖的结合,还有施工等。我们需要多发展透明的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例如外窗、幕墙的节能技术,型材的保温隔热技术,另外还有玻璃的保温和遮阳性能问题。现在很多技术是从国内引进的,也有自主开发的,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时间相对太短,还没有经过长时间考验,而且价格因素在经营环节的影响大。尽管如此,这些技术将会发展很快,中国还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围护结构产品的出口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需要用试评估来检验
  
  最近,建设部在网上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这是好事。相比之下,在国外,政府是很难直接出台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的(除了日本的CASBEE),民间的“评估体系”要多一些。《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评价采用分三星的分级评价,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加以约束,这样有利于操作,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一种促进。但是应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避免技术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在评价结果中的差异,以及无法区别一些“优秀”或“良好”的问题;此外,考虑到各地的情况不同,如何用实施一般项的条数来控制也值得研究。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很有必要制定地方性规范。地方性规范的制定采取思路与全国性标准制定应有所不同,地方性要严于国家标准,而且更细,更完善,更适用,不同内容权重的分配和控制会有所不同。地方性规范主要以气候,经济,资源情况,人文,社会情况,建筑类型等划分制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